農業農村部就“關于農村土地“三權分置”背景下進一步強化鎮村農業產業發展規劃”的建議做出答復
11月10日,農業農村部在官網發布《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2486號建議的答復》,針對王強眾代表提出的“關于農村土地“三權分置”背景下進一步強化鎮村農業產業發展規劃”的建議,農業農村部經商自然資源部做出答復。
關于科學編制農業產業發展規劃,答復稱,推進農業產業發展,離不開科學規劃指導?!笆濉逼陂g,為指導全國農業發展,農業農村部共編制了1部總體規劃—《全國農業現代化規劃(2016-2020年)》、14部行業規劃、2部區域規劃、8部建設規劃,對種植業、畜牧業、漁業等重要行業和科技、加工、動植物保護等關鍵領域進行規劃安排,形成了規劃邊界清晰、功能互補、統一銜接的規劃體系。為扎實做好“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農業農村部制定“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方案,成立規劃編制領導組、專家咨詢組、編制起草組,開展了46項“十四五”規劃前期研究重大課題,圍繞農業農村現代化目標指標、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重大工程項目、農業生產力布局等農業農村領域重大問題進行研究。農業農村部高度重視“三農”領域規劃編制管理工作,專門制定了規劃管理辦法,并按照分級管理的原則,指導地方農業農村部門科學編制規劃,形成上下聯動、同頻共振,共同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良好格局。
關于推動農業產業發展規劃有序有效實施,答復稱,中央關于統一規劃體系更好發揮國家發展規劃戰略導向作用的意見明確,要突出規劃引領,強化政策協同。農業農村部按照誰牽頭編制、誰組織實施原則,重點開展了三項工作。一是細化目標,分步實施?!笆濉逼陂g,按照“整體規劃、分步實施”要求,制定了“十三五”農業現代化規劃分工方案,科學分解了目標任務,明確責任部門和時間節點;建立多部門參與的規劃實施機制,召開規劃部門協調會,推動相關部門按照年度計劃實施,確保規劃有序推進。二是明確重點,落實項目。建立14項重大工程年度實施臺賬制度,按照季度調度實施進展,確保規劃順利實施。目前,各項重大工程穩步推進,效果良好。如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累計建成8億畝,耕地有效灌溉面積超過10億畝,為我國糧食產量連續五年超過1.3萬億斤奠定了堅實物質基礎。實施現代種業提升工程,加快海南、甘肅、四川三大國家級育種基地和100個區域性良種繁育基地建設,增強了我國自主供種能力。三是強化保障,配套政策。圍繞“十三五”農業現代化規劃實施,突出農業結構調整、農產品加工、生豬等產業發展。及時制定“鐮刀彎”地區玉米結構調整的指導意見,實施農產品加工業提升行動等措施,推動出臺穩定生豬生產促進轉型升級的意見,構建發展規劃與財政、金融等政策協調機制,最大限度為規劃實施提供資金、人才和技術等要素保障。
關于加大對地方規劃工作指導,答復稱,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科學規劃、注重質量、從容建設。黨中央、國務院制定印發《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明確鄉村振興的頂層設計,按照黨中央的部署要求,各地解決好落地問題,制定出符合自身實際的實施方案。目前,31個省份均已發布省級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大部分市縣編制了規劃或實施方案。從各地實際看,培育產業沒有3-5年是難以發展起來的。這些年,農業農村部通過規劃解讀、專題培訓等方式,指導省市縣層層銜接國家規劃的重大指標、工程行動,因地制宜編制出地方產業規劃或實施方案,逐級細化中央部署。自然資源部印發關于加強村莊規劃促進鄉村振興的通知,針對農業產業發展提出了兩條支持措施:一是允許在不改變縣級國土空間規劃主要控制指標情況下,優化調整村莊各類用地布局;二是各地可在鄉鎮國土空間規劃和村莊規劃中預留不超過5%的建設用地機動指標,村民居住、農村公共公益設施、零星分散的鄉村文旅設施及農村新產業新業態等用地可申請使用。
關于加強農業產業發展規劃的實施監督,答復稱,中央明確要求落實規劃實施責任,完善監測評估,強化分類實施,提升規劃實施效能。為落實中央部署,農業農村部著力加強規劃實施監督機制建設。一是完善規劃實施評估。及時組織開展“十三五”農業現代化規劃實施年度監測分析、中期評估和總結評估,掌握實施進展和成效,并將監測評估結果運用到指導規劃實施。二是健全規劃動態調整和修訂機制。明確未經法定程序批準,不得隨意調整農業產業發展規劃。經評估確需對規劃進行調整修訂時,須按照新形勢新要求調整完善規劃內容,報規劃原審批部門批準,以強化規劃權威性、嚴肅性。三是完善規劃實施監督考核機制。強調規劃編制部門要將規劃實施情況作為政務信息公開的重要內容,及時公布實施進展,自覺接受人大監督、審計監督和社會監督,提高規劃實施質量。
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按照中央統一規劃體系更好發揮國家發展規劃戰略導向作用的意見,積極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做好“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加強農業農村規劃管理,創新規劃編制方法,努力精簡數量、提高質量,確保國家戰略層層落地。(中國農業信息網)